2023年,一批“00年”前后出生的大学生走出校园,踏入社会。在就业选择多元化的背景下,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了煤矿行业,一个看似传统却充满挑战的领域。这些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人,带着各自的梦想和期待,加入了山西焦煤西山煤电,开启了他们的职业生涯。他们的故事,折射出煤矿行业在新时代对年轻人的独特吸引力。
在煤海中寻找新坐标
贾祎琛脑海中时常会浮现过去的画面。他毕业于集美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。刚毕业时,在太原的一家服务器厂工作,担任测试工程师,负责系统安装和故障排除。“工作强度很大,我们5个测试工程师,每周要调试上千台服务器。那时候的工作时间不是‘996’而是‘007’,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”
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以及较低的收入,让他疲惫不堪。贾祎琛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。2023年,他参加了山西焦煤的招聘考试。考虑到国企工作的稳定性,他最终选择加入。
贾祎琛在队组
如今,贾祎琛是官地矿综安区机电队的一名机电维修工,主要负责井下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。井下环境复杂,电气设备种类繁多,这对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他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,还要具备快速排查和解决故障的能力。
贾祎琛还参与了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开发工作,在这里,他的专业才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。近期,他成功完成了一项井下设备的革新制作。“把专业知识快速链接到实际,取得成果时,那种强烈的成就感会让我感到兴奋。”
贾祎琛在井下制作电缆接头
“尽管工作辛苦,有时还要搬运沉重的电缆,但这是团队协作的一部分,大家共同为保障安全生产而努力。”贾祎琛说,这种归属感让他喜欢上了这份工作。
如果没有提前了解,大概谁也不会想到,在官地矿综采一队采煤的高正,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。大三时,怀揣着对传媒行业的憧憬,他先后在私企、江苏卫视旗下频道以及南京卫视的新媒体公司工作,从事着主播、直播带货的工作。然而,疫情的爆发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,小企业的不稳定以及长期在外漂泊产生的归属感缺失,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。
担任主播时的高正
回到山西后,高正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,直到看到山西焦煤的招聘信息。尽管所学专业与煤矿工作毫无关联,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,或许能让他在日益内卷的传媒行业外,开辟出不同的领域。
入职后,高正在井下同样干着拉架、顶溜子、清浮煤这些简单重复的体力活,虽然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与在传媒行业时相比有很大落差,但他看重国企的稳定性以及长远发展潜力。
高正在矿灯房领取设备
“或许是刻板印象,我从小就觉得山西与煤炭是划等号的。似乎是一种宿命,让我回到这里。我渴望为它贡献一份力量,我相信自己能在这里实现个人价值。”高正这样说。
“走,下井去!”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,或许已不再是一句自我调侃,而是一个真实选项。他们或是“矿二代”,或是跨专业“逆行者”,又或是被国企稳定性吸引的“务实派”。从绘图室到百米深的井下巷道,从机电维修到综采一线,他们的选择颠覆了外界对煤矿“苦脏累”的刻板印象,也映照出传统行业与年轻一代的相互接纳与融合。
作者:王志鹏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