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中国安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及设备博览会!

联系我们

电话:18600907907
邮箱:apeexpo@qq.com
地址: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887号A6 在线咨询

向绿而新——国家能源集团有一套

向绿而新——国家能源集团有一套

发布日期:2025-03-19 浏览次数:48 来源:本站

中国,即便作为全球光电、风电、火电、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,但面对14亿多人的能源需求,仍然面临重重挑战。与风电、光电等能源相比,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,因其发电成本较低、稳定性强等特性,仍是中国能源的重要支撑。如何让传统能源持续释放“绿”能?在以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为核心的新一轮能源革命中,中国能源行业又将如何向“绿”而新?

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,一大早,村民提着大桶小桶来到位于沿海公路旁的供水站打水,这些水来自身后的乐东电厂。

除消耗煤炭之外,火力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用来制备蒸汽,推动汽轮机转动,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。对于临海而建的乐东电厂,首先要解决淡水资源有限的难题。

一套超级过滤器成为了连接大海与电厂的绿色能源纽带。

在这套制水工艺的助力下,海南乐东电厂每小时能生产淡水260吨,相当于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两年的综合用水量,每年可节约当地淡水资源约200万吨,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、生产废水零排放。

距离海南乐东2000千米外的江苏常州电厂,正演绎着变废为宝的“现实版”魔法。富含丰富的有机物、微生物的生活污泥,通过干化焚烧处理,将与煤混合掺烧用来发电。

为探索煤炭清洁利用的新路径,应对气候变化,降低碳排放,人们在煤炭变“绿”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环节中,可谓脑洞大开。

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合物,常被应用在碳酸饮料中,或制成干冰用于食品保鲜、注入油层来提高油田采收率,而今天,随着技术持续创新,它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,被广泛用在建材、橡胶、涂料等行业。

为了让煤炭发电更清洁,让烟囱冒出的不再是污染物,而是水汽,科研人员还会化身捕碳高手,在复杂的烟气成分中对二氧化碳进行准确捕集,随后封存或加以利用,让二氧化碳变“废”为宝。

腾格里沙漠的一处固沙区,即将增加一座建设规模200万千瓦,占地面积约6万亩,相当于5600个足球场大小的光伏复合项目。

与以往不同,人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想要探索一条“新能源建设+沙戈荒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”的新路径,而这并非易事,固沙是建设中关键的一步。

电力工作者从认识植物到选择生态修复植物,连续奋战1个月左右时间,让1700多万平方米的草方格连绵不绝地扎根于沙漠之中。

截至2025年初,在宁夏腾格里沙漠规划建设的6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,已有200万千瓦并网。在基地内,植被覆盖率已经从原始地貌的不足5%增长到如今的20%,局部植被覆盖率甚至达到了50%,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。

国能宁夏电力的新能源管控中心,工作人员正在对300多万块光伏板进行远程智能诊断。

屏幕另一端的现场,进行实际操作的是一支特殊的队伍,这些智慧化无人机配备了一双洞察红外世界的眼睛,具备全域感知、自动充电、巡航,远程操控等多项功能。

这套创新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精准定位受损太阳能板的同时,时刻保障着光伏发电高效运行。

宁夏灵武市鸳鸯湖电厂集控室内,一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珠联璧合即将上演。一旦接到国调令,在场的值班人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通过灵活调峰技术调整发电功率,以满足电网需求,守护万家灯火。

福建莆田的南日岛附近海域,一个特殊的养殖区设立在一座海上风力发电平台上。

这是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——“国能共享号”,它由漂浮式平台、4兆瓦浮式风机等系统组成,并巧妙利用平台中间六边形区域进行深海养殖。平台上的风机电组,一天满载可发电9.6万度,约能满足4.2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,并且,在一个养殖周期,鱼品的收入能达数百万元。


18600907907
在线客服系统